事畢回復方為終
閱讀這本書對我的觸動很大,作者用理論闡述與舉例子相結合, 如敘家常,娓娓道來。沒有高深的道理,沒有華麗的詞藻,用樸實易懂的話語深入淺出地向年輕人介紹了在機關工作中需要規(guī)避的 36種不恰當?shù)男袨?。作為工作多年的我來說,對照書中 36種不當行為,我發(fā)現(xiàn)很多的行為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影子,一些錯誤雖然也看到了,但沒有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,想不到自己某種日常行為是錯誤的。讀完這本書我心虛了,書中闡述的 36忌讓我有了太多的想不到,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“”36忌之三—事畢不回復。
在我們周圍,總能看到有的同事辦事特別靠得住,凡事都會給你有個交代,凡事事畢就回復。在我工作的部門,大家都做得很好,都能自覺地從小事做起,件件有著落,事事有回音。當然還有最讓你放心的人,但凡遇到重要的小事,你一定就會想起他來。你不用擔心,你委托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,盡心盡力,隨時回復,絕不讓你焦急等待。同樣的,你對他的事情,也不會大意,也不敢大意,也會盡心盡力給他有個交代??少F的是,具備這樣品格的人,絕不會只對上級領導講信譽,對同事、對外人、對下屬都能一樣相待。你看機關里口碑好的人,都有這種優(yōu)秀品質,都能夠得到大家的贊譽。
我曾經讀過《致加西亞的信》這本書,說的是一個叫羅文的美國陸軍中尉,受美國總統(tǒng)的托付,歷經千難萬險,把信送到了遠在巴西島上的加西亞將軍的手上,贏得了美西戰(zhàn)爭的關鍵勝利。為什么會讓他送這封信?因為他有克服一切困難完成受命的品格,大家都信任他,其他人都不如他可靠。他有千條萬條理由送不到信,或者轉交他人也未嘗不可。如果是這樣,那他就不叫羅文了,美國的歷史恐怕也要重寫。他送的是一封信嗎?不是,他送的是一個戰(zhàn)士的信譽。這個送信的傳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廣為流傳,主要在于它倡導了忠誠、敬業(yè)的精神,體現(xiàn)了人性的光輝。這也是100多年來,《致加西亞的信》這本書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成為最暢銷書之一的原因。
在機關處室經常會有一些應急的工作,如果你是受命外出執(zhí)行公務,那么及時地回報就特別重要。一方面要讓領導和家里人放心,另一方面及時反饋情況能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(jù)。如果不及時回報,就會讓領導不放心甚或有靠不住的感覺。有人說事畢不回復就像任務完成了99%,就是這1%沒落實,結果就算沒完成,甚至會影響和貽誤了大事,不得不重視。那么這個度又怎么把握呢,客觀的標準有一條,就是只要領導催問你,說明你就沒有及時回復。即使領導沒有追問,辦事的不同階段都應該有相應的回復。不回復的小事兒隱藏著卻是靠不住的大問題。再比如,我們現(xiàn)在公司用的OA辦公系統(tǒng),發(fā)不發(fā)是一回事,回不回又是另一回事,你可以不發(fā),但對專門發(fā)給你的卻不能不回,在發(fā)送文件的時候備注一個請查收,謝謝,收到別人發(fā)送的辦公文件習慣性的回復一個收到,謝謝,這是一個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基本品德。
? 事畢就回復,說起來簡單,要做好很不容易。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事,根子上還是怎么做人的問題,這和承諾與誠信有關。我們身邊有不少事畢必回復的人,事畢不回復只是一小部分人,那是這些人還沒有明白事畢不回復的害處和事畢就回復的必要。還有人可能會說,這些小事不回復的人,可能能力水平還不低呢,只是不拘小節(jié)、不屑小事罷了。我相信不及時回復的人當中,可能有做大事的能力,即所謂不屑小事的人可能有所謂的“大本事”,如果既能辦大事又能辦小事,有能力又讓人放心那當然好,但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兩種人當中,只讓你選一種人,你會選擇哪一種人呢?
“不貴于無過, 而貴于能改過”、“知錯能改善莫大焉”,古人的諄諄教誨無不在強調著改錯的重要性。在職場上我們很多人會關心專業(yè)能力的提升,但到最后發(fā)現(xiàn)具備了專業(yè)能力自己還是上不去,造成無數(shù)的“懷才不遇”者,當然也有另一撥人開始研究《厚黑學》,憑借敷衍趨勢順勢而上,實際上他們一般沒有善終?!稒C關行為36忌》正是介于這之間,在心性純正的前提下,在尊重人性的基礎上改善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。